《中医药法》将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成为法定条款。为响应法律号召,全科医学论坛推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系列连载。
小建中汤为经典的理虚方,具有解痉止痛功效,适用于以销售、慢性腹痛、大便干结为特征的虚弱性疾病
推荐处方
桂枝15g,生白芍30g,生甘草10g,生姜15g,红枣30g,饴糖30g,以水1100ml,煮沸后调文火再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将饴糖溶入药液,分2~3次温服。
适用人群
1.白瘦:体形消瘦,肌肉不发达或萎缩;年轻时皮肤白皙而细腻,中年以后皮肤干枯发黄;头发黄细软、稀少。
2.易饥:容易饥饿,一吃就饱,食量小,进食慢,好甜食。
3.易烦躁:性格比较开朗,但容易烦躁,容易激惹,特别在饥饿时。
4.易疲劳:容易疲劳,易肢体酸痛等;易心悸、出汗。
5.腹痛便结:容易腹痛、大便干结,甚至如栗状。
6.脉缓舌嫩:脉缓无力,心率不快,舌质柔嫩,舌苔薄白。
适用疾病
以下疾病符合上述特征者,可以考虑本方:
1.以慢性腹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癌、胃下垂、慢性肠炎、肠易激综合征、胃肠神经症、慢性腹膜炎等。
2.以便秘为表现的疾病,如习惯性便秘、婴幼儿便秘、不完全性肠梗阻、结肠冗长、巨结肠等。
3.以消瘦、面色黄、食欲不振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肝炎、肝硬化、黄疸等。
4.以腹痛、紫癜为表现的疾病,如过敏性紫癜。
5.以消瘦、乏力为表现的疾病,如低血压、低体重、低血糖、贫血、失眠症、神经衰弱等。
6.以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消瘦女性的乳腺小叶增生疼痛、痛经等。
加减与合方
1.面色黄,肌肉松弛,浮肿貌者,加黄芪15g。
2.食欲不振,面色憔悴者,加人参10g或党参15g。
3.痛经、产后调理者,加当归15g。
4.疼痛剧烈者,加川芎10g。
注意事项
1.肥胖者,或发热恶寒无汗者,或发热、烦躁、口渴引饮、舌红、苔干活黄腻者,当忌用或慎用。
2.高血糖者可适当减少饴糖用量或不用。
3.部分患者服用本方可出现肠鸣、腹泻,可减少白芍的用量。
4.症状缓解后可减半服用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