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疾病管理 内科疾病 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疾病

【概述】:

脑血管疾病市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病死率及致残率均很高,我国流行性病学调查结果表明,每年我国城市中发病率约219/10万,每年死亡率约116/10万,时间点患病率约719/10万,全国每年新发脑血管病的患者约200万人,幸存者约3/4有不同程度的伤残。目前尚无资料证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和患病率有下降的趋势。由此看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本病的预防和治疗依然是医疗工作的重点。  脑血管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临床上按起病形式可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急性脑血管疾病包括短暂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慢性脑血管疾病有脑动脉硬化症和脑血管性痴呆。高血压脑病是急性脑血管疾病的一种。特殊形式


【诊断要点】:

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一般从两个方面入手:已是定性诊断,即病变的性质;二是定位诊断,即发生病变的部位。

  1.定性诊断

   (1)短暂脑缺血发作:短暂脑缺血发作是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一过性供血不足,导致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功能缺损。发病与为血栓栓塞、血流动力学变化、颈部动脉受压等不同机制有关。

   1)发病年龄多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

   2)多有高血压、高脂血症、心脏病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3)发作突然,症状在数分钟内达到高峰。

   4)发作短暂,一般持续5~15分钟,最长不超过24小时。

   5)症状可完全恢复,无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但可反复发作。

   6)发作时出现的症状和提正好与相应血管供应区的脑功能损伤一致。

   7)可有颈动脉搏动减弱或颈动脉杂音。

   8)头部CT和磁共振扫描(MRI)检查可正常,暂时性脑缺血发作时MRI的弥散加权像(DWI)和灌注加权像(PWI)可显示脑局部缺血性改变。

   如考虑到短暂脑缺血发作应与一些发作性疾病,如局限性癫痫和内耳性眩晕进行鉴别。

   不过,又是也很难确定诊断,故必要时应尽早到设有相应专科的医院进行检查,以明确诊断,寻找病因,早期治疗,预防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发生。

   (2)脑血栓形成:是由颅外或颅内中等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血管管腔严重狭窄或闭塞造成的。

   1)发病年龄较高

   2)有动脉硬化症或高血压病病史。

   3)发病前可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4)安静休息时多发病。

   5)症状多在几小时或更长时间内逐渐加重,多数病人意识清楚。

   6)症状和体征与闭塞血管供应区的脑功能损伤一致。

   7)多数病例脑膜刺激征阴性。

   8)头部CT:在发病24小时后可显示低密度影;MRI:发病6小时后T2高信号、T1低信号。

   (3)脑栓塞:脑栓塞是指栓子进入血流,造成某一脑血管分布区域的脑组织损害。心源性栓子最常见;分心源性栓子,如中等以上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其附着物脱落亦并非少见。

   1)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病。

   2)发病急骤,数秒或数分钟内症状打到高峰,在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最快。

   3)栓子最易阻塞大脑中动脉,又是也阻塞大脑后动脉。

   4)伴发其他部位的栓塞,如肢体动脉栓塞、肠系膜动脉栓塞可提示本病之可能。

   5)症状和体征与闭塞血管供应的脑功能损伤一致。

   (4)腔隙性梗死:高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脑内穿通动脉梗死,称为腔隙性梗死。病变血管多为直径0.1~0.4mm的深穿支,位于壳核、末尾核、内囊、丘脑、脑桥基底部和放射冠。梗死灶直径一般为0.2~15mm。腔隙性梗死占脑梗死的20%~30%。

   1)相当一部分腔隙性梗死无临床症状。

   2)有症状的腔隙性梗死多表现为纯运动性轻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瘫。手笨拙-构音不良综合症等。

   3)症状出现一般较轻,持续时间较短,预后良好。

   4)腔隙性梗死可反复发生。

   (5)脑出血:脑出血占所有卒中的10%,高血压是脑出血的重要原因,其他病因还有动脉瘤破裂、动静脉畸形、血液病、抗凝药物应用等。本节重点叙述高血压脑出血的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50岁左右,多有高血压病史。

   2)气候变化剧烈的冬春季节发病明显增加。

   3)常在情绪紧张。兴奋、排便和用力时发病。

   4)发病突然,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达到高峰。

   5)发病时血压骤然升高。

   6)头痛、恶心、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排便、排尿失禁;脑膜刺激征阳性等是最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7)头颅CT可见高密度影。

   销量出血和小灶性脑梗死极为相似,大量出血又与重症脑梗死难以鉴别。由于两者治疗具有原则性的不同,故必须转至有脑CT设备的医院进行诊断和救治。

   (6)蛛网膜下腔出血

   1)各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40~70岁为多。

   2)突然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绝大多数神志清楚,少数重症昏迷、去大脑强直,甚至因脑疝而死亡。

   3)无脑实质局灶性体征,单脑膜刺激征为阳性。

   蛛网膜下腔出血在脑血管疾病中最易误诊和漏诊,不典型的病例很多,对于头痛明显,以往又无头疼病史者,一定要提高警惕,原则上应转到专科医院行脑脊液检查(血性脑脊液)或脑CT薄层扫描,以确定诊断。

   (7)高血压脑病

   1)起病前12~48小时往往先有血压明显升高,平均动脉压在20~26Pa(150~200mmHg)之间。

   2)剧烈头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眼花、黑矇,全身性或局限性抽搐,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3)眼底检查可见视乳头水肿,视网膜有火焰状出血及渗出,动脉痉挛变细。

   4)如能及时降低血压,则症状和体征很快恢复正常。

   2.定位诊断

   (1)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1)颈内动脉阻塞:在颅内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情况下,颈内动脉阻塞可不出现症状与体征,如侧支循环不充分,则产生较为复杂的临床表现:如“三偏”症,病变同侧单眼失明和HORNER征,优势半球病变致失语等。

   2)大脑前动脉阻塞:病变对侧偏瘫,下肢重于上肢,感觉障碍较轻,排尿不易控制,失用,认知障碍等。

   3)大脑中动脉阻塞:病变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同向性偏盲,双眼凝视麻痹,优势半球病变时失语。如梗死面积大,临床症状可迅速加重,出现昏迷、颅内压增高等,甚至出现脑疝而导致死亡。

   4)椎-基底动脉阻塞:症状体征多样化,如眩晕、眼球震颤、复视、构音障碍、吞咽困难、共济失调、交叉瘫等,与椎-基底动脉分支不同有关。

   5)大脑后动脉阻塞: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的终端末支,阻塞时常出现对侧同向性偏盲;优势半球受累时出现“四失”症,非优势半球受累可引起顶叶综合症;丘脑梗死而出现丘脑综合症。

   6)小脑下后动脉阻塞:小脑下后动脉起源于椎动脉,阻塞后脑干的延髓背外侧梗死,会出现一组神经功能损害的综合症,如眩晕、眼震、吞咽困难;病灶侧软腭及声带麻痹、共济失调、面部痛觉与温觉障碍、HORNER综合症;病灶对侧身半身痛觉、温觉障碍。

(2)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明显的头痛、恶心、呕吐和脑膜刺激征阳性是不同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特征性表现。

   1)半球深部出血,最常见于基底区和丘脑。典型的症状有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双眼凝视麻痹,优势半球受累出现失语。双眼上下视麻痹和双眼向下内凝视等眼动体征是丘脑出血的特征性表现。

   2)小脑出血,常见于一侧小脑半球。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平衡障碍、肢体共济失调是最常见的早期表现。

   3)脑干出血,脑桥是最常见的出血部位,表现为交叉瘫或四肢瘫,重者可昏迷、瞳孔如针尖大小、高热、呼吸不规则等。

   4)蛛网膜下腔出血,除脑膜刺激征阳性外,无脑实质局灶性症状体征。

  



【处理要点】:

1、社区处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的原则及方法

(1)短暂脑缺血发作:短暂脑缺血发作属神经内科急症,有发展为卒中的可能,应予以高度重视,建议病人立即前往神经内科就诊。处理原则与脑梗死相同。

(2)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急性期治疗

1)溶栓治疗:脑血栓形成患者发病6小时之内符合溶栓治疗适应症的病人尽快转往具有溶栓条件的上级医院。

2)抗凝治疗:该疗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存争议,对房颤病人并发脑栓的预防有意义。

3)降纤治疗:巴曲酶等,首次剂量10BU,隔日5BU,共3次,静脉注射。

4)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次口服;噻氯匹定125-250mg,每日1次口服。

5)脑保护治疗:动物实验有效,但目前尚缺乏有说服力的大样本临床资料。临床常用的有胞二磷胆碱等。

6)控制脑水肿: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点滴,每6-8小时1次,连用7-10天。甘露醇可加重心脏负荷和造成肾功能损害,用药应注意心率、肾功能变化,心、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此时可用呋塞米以减少甘露醇,每次5-20mg,每4-8小时1次。

7)一般治疗

调整血压。急性期高血压偏高,以后会逐渐自动降至正常,一般不使用降血压药物,以免造成脑血流灌注量下降,加重脑梗死。应注意颅压高造成的降低而下降,则尽量不用降压药。血压过低者首先要补充液体,必要时给予适当的升血压药物,如多巴胺和阿拉明等。

不能进食给予鼻饲,以保证入量及营养;及时纠正高血糖,因其可促使梗死面积扩大。

病人安静休息,每2小时翻身1次,防止褥疮。

保持呼吸道通畅,勤叩背,鼓励将痰咳出,防止呼吸道感染。

(3)出血性高血管疾病:脑内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处理原则基本相同。

1)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或颅压增高的因素,如用力排便、咳嗽、喷嚏、情绪激动、劳累等。

2)如条件许可,发病初起宜就地治疗,不宜立即长途搬运。头平位,昏迷病人应将头歪向一侧,便于口腔黏液或呕吐物流出。

3)密切观察心率、血压、呼吸及瞳孔变化,直到病情稳定方可转院。

4)控制脑水肿。出血第2天开始脑水肿,第3-6天最明显,应及时早给予20%甘露醇125-250ml静脉点滴,每4-8小时1次。

5)调整血压,一般不使用降血压药物,只有当血压超过200mmHg时,给予温和的降压药物,如呋塞米及硫酸镁等。急性期血压骤降表示病情严重,应给升压药物以保证足够的脑供血量。

6)尼莫地平用于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的血管痉挛,每小时泵入0.5-1mg,24小时维持静脉滴注。口服尼莫地平,每次20-40mg,每日3次,连用3周。

7)定时轻轻变换体位及叩背,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

8)尿潴留时应给予导尿,注意防治尿路感染。

9)早期识别、处理吞咽困难,预防吸入性肺炎,必要时应用抗生素。

10)不能进食者,鼻饲以保证营养。

2、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社区处理原则及方法

   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恢复期的处理基本一致。

(1)指导患者运用一些简单的方法加强偏瘫肢体的功能锻炼,特别是上肢的伸直运动和下肢的屈曲运动。

(2)语言训练。

(3)对长期卧床的病人,仍需在他人协助下,每2小时翻身1次,防止褥疮。每2小时叩背1次,并鼓励病人尽量将痰咳出,防止呼吸道感染。

(4)因球麻痹不能吞咽者,仍需借助鼻饲管维持水、电解质和营养,直到能进食为止。

(5)坚持药物和饮食治疗以防止再次发生脑血管疾病,包括控制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等。



【健康指导】:

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是指预防中等以上动脉粥样硬化或小动脉硬化。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是指一级预防失败后,预防出现脑、视网膜和其他器官的血栓栓塞。有时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时间界限很难掌握,但二者危险因素的干预和治疗相似。

1、控制血压 高血压是脑血管疾病发生独立的病例举不胜举。所以,控制高血压,首先要了解是否患有高血压,特别是有高血压家族史的人群;其次是认真地治疗高血压,包括减轻体重、控制钠盐摄入和服用抗高血压药物,而且确实证明已将血压控制在适当水平。

2、调整饮食习惯、控制血脂水平  低脂、限盐、低热量、勿暴食,经改善生活习惯血脂仍不能达标者应予调脂药物治疗。

3、鸡鸡治疗心脏病和糖尿病  心脏病和糖尿病是发生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也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危险因素。预防和治疗这两种疾病可大大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消除不良心理-社会因素  如促进内向性格向外向性格的转化。

5、改变生活方式  生活规律,适当运动,戒烟限酒。

6、对育龄妇女的患者,使用低雌性激素避孕药或采用其他避孕方式。

7.房颤病人符合抗凝治疗适应证者应抗凝治疗。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