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学教育 资料学习 贫血标准化管理之预防
图片790*270

贫血标准化管理之预防

阅读(929)

贫血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实体,而是继发于多种疾病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概括为以下三类:红细胞生成减少或不足、红细胞破坏过多和失血。

29.png

红细胞生成不足或减少

红细胞的生成取决于三大因素:造血细胞、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子和造血原料。

1.造血细胞异常导致贫血

造血干/祖细胞数量减少或质量缺陷,骨髓无效造血;肿瘤放射或化学治疗造成造血细胞损伤;各种肿瘤的骨髓转移均可造成骨髓有效造血细胞减少。

2.造血微环境及调节因子异常导致贫血

造血微环境为造血干细胞分化、发育、增殖和成熟提供必需的条件和场所。目前已知各种造血调节因子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铁代谢调节因子的分泌增多或减少均可导致贫血。

3.造血物质缺乏

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引起巨幼细胞贫血,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的缺乏导致细胞内DNA合成障碍。

铁缺乏导致缺铁性贫血。病因主要有:铁摄入减少,如饮食不足,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如胃肠道出血、消化性溃疡等各种导致慢性失血的疾病。铁需求增加,如妊娠、哺乳及婴幼儿。

40.png

红细胞破坏过多

此类疾病共同特点是红细胞寿命缩短,称为溶血性贫血。主要由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导致。

失血

包括急性和慢性失血。急性失血主要造成血流动力学的变化,而慢性失血才是贫血最常见的原因。

除此,膳食不平衡、不良烹调习惯及胃肠道疾病等均可导致铁、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而贫血;化学物质如苯、除草剂、杀虫剂、化学染发剂、射线长期大量接触;生物因素,如EB病毒、微小病毒B19、巨细胞病毒、HIV病毒感染;各种慢性疾病或恶性肿瘤,均可诱发贫血。

由于贫血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比较大,所以需要人群能够做好贫血的预防工作。

首先应强调对引起贫血的病因的防治,因慢性失血引起的贫血,应纠正出血的原因。同时加强身体锻炼,每天坚持锻炼一个小时,跑步、登山等体育锻炼,能加强骨骼的造血功能,增加造血细胞。能够很好的预防贫血。

29.2.png

对月经过多或经产妇以及妊娠期妇女应当使用铁强化食品或补充铁剂及营养物质。饮食营养要合理,食物必须多样化。多食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猪肝、猪血、瘦肉、奶制品、豆类、大米、苹果、绿叶蔬菜等,对缺铁型贫血很有疗效。这是贫血的预防措施之一。对婴儿和早产儿应及时添加强化食品,合理喂养。

忌多喝茶、辛辣、生冷的食物。多喝茶会影响身体对铁的吸收,辛辣生冷的食物也不利于贫血的预防。可以吃一些酸性食物,有利于对铁的吸收,能很好预防缺铁性贫血

避免使用抑制铁吸收的药物,包括四环素、土霉素、强力霉素或喹诺酮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左旋多巴、甲状腺素、钙剂或镁剂、降低胃酸的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