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法》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成为法定条款。为响应法律号召,全科医学论坛推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系列连载。
《中医药法》已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站以及有条件的村卫生室应当合理配备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并运用和推广适宜的中医药技术方法。”成为法定条款。为响应法律号召,全科医学论坛推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系列连载。
麻黄汤
麻黄汤为古代伤寒病的主方,为经典的辛温解表方,有发汗、平喘的功效,适用于以无汗而喘或无汗身痛、脉浮有力为特征的疾病。
推荐处方
麻黄15g,桂枝10g,生甘草5g,杏仁15g。以水1000ml,煮沸后调文火在煎煮40分钟,取汤液300ml,分2~3次温服。
适用人群
1.黄肿:体格壮实,面色黄暗,皮肤干燥而粗糙,无光泽,有浮肿貌;
2.无汗:平时无汗或少汗,容易受凉,汗出以后舒适;
3.身体痛:容易身体疼痛,特别是腰痛或头痛;容易鼻塞咳喘等。
适用疾病
以下病症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本方:
1.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普通感冒、流感发热、肺炎、急性乳腺炎的初期等。
2.以运动不遂为表现的疾病,如脑梗死、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急性脊神经炎、脊髓膜瘤。
3.以身体疼痛为表现的疾病,如肩周炎、强直性脊柱炎、坐骨神经痛、关节炎、颈椎病等。
4.以皮肤干燥无汗为表现的疾病,如湿疹、荨麻疹、银屑病等。
5.以浮肿为表现的疾病,如肾炎。
6.以鼻塞气喘为表现的疾病,如支气管哮喘、鼻炎、花粉症等。
7.以盆腔器官无力脱垂为表现的疾病,如子宫脱垂、难产、尿失禁等。
加减与合方
1.肌肉痛、浮肿者,加白术20g;关节痛,再加附子15g;
2.银屑病者,合桂枝茯苓丸;汗多怕热者,再加生石膏30g、制大黄10g。
注意事项
1.肌肤白皙,有上冲感,易烘热、汗出者,脉弱无力者,平素易头晕、目眩心悸、失眠、烦躁不安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放化疗期间以及极度消瘦者,均应慎用。
2.本方应避免空腹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