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学教育 资料学习 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有何区别联系? 附卒后康复合集~
图片790*270

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有何区别联系? 附卒后康复合集~

阅读(571)
在许多人看来

脑血管病只有老年人才会得
可事实上并非如此
近年来脑血管病也在不断光顾年轻人
真的是越来越常见

41ef876dc4207df7855823e4e21624a8.jpg


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

这些名词渐渐被大家所熟知
虽然同属脑血管病范畴
但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等
全都大不相同
今天我们就来帮大家捋一捋
 
ddae5c4edf1b9249c714fc4bf7393323.png
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
有何区别
 
0
1
脑出血

脑出血是指脑血管破裂后,血液进入脑实质引起的临床症状,病情危急。最常见的原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其次是脑血管畸形、先天性动脉瘤等。


0
2
脑梗死

脑梗死(旧称脑梗塞)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使局部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性损害,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


0
3
脑血栓

脑动脉粥样硬化和斑块基础上,在血流缓慢、血压偏低的条件下,血液的有形成分附着在动脉的内膜形成血栓,称之为脑血栓。


c19d1ad6cd4a9bb73cdca72fda266b89.png
脑出血、脑梗死、脑血栓
有何联系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可以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16b67c99f663081bd0a5fb92e0001d16.png
脑梗死被称为“缺血性脑卒中”,大概占全部脑卒中的 80%,依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等主要类型。所以脑血栓形成和脑梗死同为一家,脑血栓是脑梗死的发生机制。
       脑出血被称为“出血性脑卒中”,和脑梗死同为脑卒中的一种类型。

2d8ba70334429eb0f88968a1db2106db.png

                                                               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
                                                                        有何症状表现

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脑出血大多数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发生,一般有跌倒、呕吐昏迷和偏瘫,常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有人可有面肌瘫痪、嘴歪及流口水等,往往在数分钟到数十分钟内病情发展到高潮。根据出血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

              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
     好发于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

d42345f16974015a6c3e92f3f0bb9f40.png

临床表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半身不遂、言语障碍、智力障碍为主要特征。有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严重的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

0144f86e4c2c54075efefe6f8e03ab7c.png

无论哪种脑卒中

高血压均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关于脑卒中危险因素的各类研究国内外已有大量报道,个人脑卒中史、脑卒中家族史、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脏疾病及糖尿病等血管性风险因素已得到一致公认。

 
而其与饮酒史、吸烟史、是否经常锻炼、职业、是否享受医疗服务、受教育程度等生活方式和社会经济状态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bbffce9961b680ca45cf3b2d69b99fea.jpg


无论是出血性脑卒中还是缺血性脑卒中,高血压均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

 
因为长期持续的血压升高,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会造成动脉管腔变窄或闭塞,从而引发脑梗死;长期的高血压造成的动脉硬化容易在血管压力突然增加的情况下使血管破裂,进而发生脑出血。
 
 
图片
无论是哪种脑卒中
一旦发病都有可能危及生命
预后往往也会造成
肢体行动障碍、语言障碍等问题
因此康复治疗尤为重要
 
【本文参考文献】
刘云霞, 董利. 浅谈——脑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的区别[J]. 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 2000(02):51-50.
姚东陂, 张锦丽, 王红欣. 脑梗死的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 解放军医药杂志, 2012, 24(012):55-59.
孟文婷, 李东翔, 佟玲. 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研究进展[J]. 中国新药杂志, 2016, 025(010):1114-1120.
刘瑛娜, 詹一, 章华米,等. 出血性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情况分析[J].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4, 000(003):238-239.
马舒贝,吉训明,罗玉敏. 脑出血的研究进展和治疗现状[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5,012(005):272-276.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