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医学教育 资料学习 康复科普|走出脑卒中后康复的五大误区
图片790*270

康复科普|走出脑卒中后康复的五大误区

阅读(1039)

   前 言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经济负担五大特点[1]。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功能,改善生存质量,减轻家属护理负担,有助于患者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但由于患者或家属对脑卒中后康复的认识不足,在康复过程中存在误区,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不仅不利于患者的恢复进程,反而加重了功能障碍甚至造成继发性损害。

下面我们来谈谈脑卒中后康复的常见误区。


图片

脑卒中后康复的五大常见误区

误区一:

中风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再进行康复

ad12c589edbe4494e8c328d9e03252c1.jpg

有些患者及家属认为,中风后需要静养一段时间,康复训练要在一个月甚至数月后才能进行,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长时间的卧床制动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废用性萎缩、压疮、坠积性肺炎、关节挛缩等。

研究表明,早期康复运动训练能通过向中枢神经系统不断输入运动、感觉等刺激,促进脑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运动控制能力,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2]。

一般来讲,脑卒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进展,48 小时后即可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康复量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中风后3-6个月内是最好的康复时机,称为“黄金康复期”。即正规的康复训练开始得越早,康复效果会越好。所以患者及家属一定要重视并把握住早期康复的时机。


误区二:

患者虽有吞咽困难,

但越早经口进食可锻炼吞咽功能

e5af1df667f39af81558ce6c049bd2fb.png

很多卒中患者在脑卒中后出现进食呛咳、饮水呛咳等吞咽功能障碍,部分家属认为留置胃管影响患者的舒适度,经口进食可锻炼吞咽能力,不顾医护人员的劝阻给患者经口喂食。其实这种行为是十分危险的。

吞咽障碍的患者由于没有良好的喉保护机制,在吞咽时气管未完全闭合,食物可能吸入、掉进气管发生误吸,从而导致肺炎、窒息等严重并发症。另外,部分患者存在隐性误吸的情况,即发生误吸时却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呛咳、气急、哽噎等症状,这类患者往往等到出现呼吸困难或进展为较严重的肺炎,行相关检查时才发现存在误吸,而此时病情已是相当严重。

对于存在吞咽困难的卒中后患者,应到正规的康复机构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针对性地进行吞咽功能训练,并在治疗后再次评估具备经口进食能力时,才能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逐渐开放经口自主进食。


误区三:

越早下地走路,恢复就越快

4dfb4883b5a731c765ddce45b3d7e67c.jpg


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康复过程就像婴儿一样,需要经历翻身-坐-站逐步训练的过程,循序渐进,在双下肢各关节能够较协调地按顺序伸展、屈曲,并能负重支撑身体的重量及完成迈步的动作,才能开始下地走路。

如果没有通过专业的康复训练,过早地勉强患者站立、行走会导致或加重关节损伤及双下肢伸肌痉挛,由于下肢僵直无法弯曲,走路时患肢相对健肢“长度”增加,只能借助骨盆上提将患肢拉起,再向外侧画弧线回到身体前方,形成典型的偏瘫步态——“划圈步态”。“划圈步态”一旦形成,想要纠正就较为困难。

偏瘫患肢应在早期开始正规的康复训练,在患侧肢体运动协调的基础上开始练习走路,有助于形成较为正常的步行姿态,提高步行的稳定性及减少患肢关节损伤。


误区四:

康复是医生做的事,与家属关系不大

17344d1d5f392153e9737abbd1ee0b09.jpg


部分患者家属认为患者到医院做康复治疗,治疗方面就是康复医生及治疗师的事,他们只需要照顾患者的饮食起居就可以。

脑卒中恢复期、后遗症期在病情稳定的情况下最终都要回归家庭,其康复进程多数是长期甚至是终身的。这个过程需要患者、家属、医护技人员的共同参与与密切配合。

在治疗师给患者做康复治疗时,家属应多看多学,掌握基本的康复训练方法,比如大关节的活动、牵伸训练、力量训练、床-轮椅转移方法、良肢位摆放等,以便后期家庭康复训练能够顺利进行。

对于仍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家属可以在康复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家庭环境改造,以增强家庭防护措施,防跌倒防坠床。另外,营造家庭的温馨轻松氛围、亲人陪伴、支持以及督促训练对于患者的康复成效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误区五:

中风偏瘫患者进行康复训练,会很快见效

8ea3644369721da594b516ca0c454f99.jpg


临床中经常会碰到有些家属问医生:“来康复有一段时间了,为什么手还不能动,脚还无力走路?”

神经细胞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也就是脑部的神经细胞一旦受损就不可恢复。康复是通过反复多次的机体功能训练,对大脑形成正向刺激,激发大脑的潜能,建立起新的神经反射,以使大脑被重新塑造功能区,代偿失去的那部分脑组织的功能。

这个过程是需要较长时间的。及时地接受正确的康复训练,预后也会更好一些。另外,中风后遗留的症状轻重以及功能恢复的快慢,是由脑部损伤部位以及损伤程度决定的,跟患者的配合程度、主动锻炼的积极性也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王陇德,彭斌,张鸿祺等.《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概要[J].中国脑血管病杂,2022

[2]李玉微.早期康复运动训练对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意义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


编辑:曾旋丽、张泽如

    监制:池锐忠、陈珊珊、高汉雄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Li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