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县域经济实力全国第五、连续22年领跑全省的泉州晋江市,2014年入列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
在当前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下,晋江市的公立医院改革有点“不走寻常路”,本着“群众更满意、医者有保障、医院添活力”这一统筹兼顾原则,进行了有益探索。
树兰医疗晋江市医院国际门诊,把国际化、规范化的医疗服务带到晋江百姓家门口。
晋江市新农合服务中心设立了异地结报的专门窗口,为新晋江人提供便捷服务。
激活医院内动力 家门口能看名医
11月10日,70岁的李养程慕名来到晋江市医院的国际门诊,找美国来的“洋”医生看病。
家住磁灶镇新安村的李养程今年3月份气胸感染,半年多来,反复气喘咳嗽,辗转厦门等多地求诊问药,一直没办法除根。他的儿子在微信上得知晋江市医院的国际门诊开诊的消息,早早地预约好,带老人来求诊。
当天坐诊的是来自美国的呼吸内科专家Kenneth H·Goldblatt(肯尼思)教授,他详细查看了李养程的各种检查资料和病历后,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病。跟主治医生会商后,制定了稳定期治疗方案,建议采用锻炼呼吸疗法,并嘱咐家属监测老人的血氧饱和度,根据情况调整吸氧时间。
“没想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国外的高端专家看病,咱晋江越来越有国际范了。”李养程的儿子感慨道。
国际门诊是晋江市医院和树兰医疗集团开展深度合作的成果之一。作为我省县域经济领头羊,晋江市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然而由于历史欠账,医疗服务成为民生领域的“短板”,特别是优质医疗的供给与群众期盼差距不小。晋江区域内就诊率只有81%,这也意味着有近20%的群众转外就医。
为了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有更多获得感,今年7月,晋江市引进国内高端医疗机构树兰医疗集团,希望借助其技术、人才、管理等优势,调集更多优质医疗资源服务晋江百姓,提高当地医院的整体水平。
树兰医疗董事长助理许美芳和她的16位同事一起常驻晋江市医院,她和盛国平直接进入晋江市医院的领导班子,任职副院长,直接参与日常管理工作。许美芳告诉记者,除了进行就诊流程再造、服务细节优化等提升管理工作外,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设立名医工作室、成立国际远程会诊中心、组织业务培训、启动JCI认证、制定学科发展规划等工作正在按序推进。
“家门口就能看名医,终于不用大费周折跑京沪了。” 让晋江人感受最深的是,国内外高端医疗专家越来越密集地到晋江坐诊,其水平之高、数量之多,为全省之最。3个月以来,已经有包括妇产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肝胆外科、感染科等16大医学专科的4位院士、2位名医、43名专家为晋江患者诊治,进行了100多台手术。此外,通过远程国际学科会诊中心,可以让全世界的专家通过远程方式参与晋江百姓疑难病症的会诊。
“双方是深度融合。树兰带来的不仅是医疗技术的支持,还有管理理念的冲击。”晋江市医院院长陈铭说,现在,为了更便于了解各个科室的动态,提高办公效率,院长办公室还从12楼搬到了4楼。
目前,晋江市医院的美誉度和患者的满意度都大幅度提升,业务量和手术量明显上升,收入增长20%左右。在省卫计委上半年做的全省公立医院第三方满意度调查中,排名上升了90多位。
医疗保障普惠创新 提高群众满意率
在晋江市行政服务中心的社会保障分中心,38号窗口是专设的新晋江人异地结报窗口。今年60多岁的黄大爷是重庆垫江人,来晋江务工10多年,前不久患白内障在晋江住院治愈了。但因为是在老家办的新农合,报销还得回垫江,费钱费时还折腾。跨省结报的开通,解决了黄大爷的烦恼,他只需将报销材料交到38号窗口,一周后结报款就打到了他的卡里。
去年6月,晋江率先在全省开启新农合跨省结报工作。目前,已与重庆垫江县、丰都县,安徽省颍泉区,江西省石城县及广东、山西、陕西、云南等10个地方签订异地结报协议,在晋江就医的新晋江人可以直接在晋江市新农合服务中心和晋江市内26家定点医院新农合服务窗口提交结报材料,经审核确认后,通过银行转账,参合人就可以领到结报款。晋江籍参合人员在广东、山西等地就医,可以通过在异地商会设立的结报点,享受此项服务。
晋江市常住人口106万,外来人口110万。从惠民便民出发,晋江新农合不断创新,创造出多项“率先”之举:率先在全省实现城乡一体化,凡持有晋江市户籍且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等其他社会医疗保障的城乡居民均可参加新农合;率先将新晋江人纳入参合范围,并与当地居民享受同等保障待遇;率先开通新农合服务网站;率先设立服务专线电话;率先拓展大病商业补充保险……
晋江市实施“零加成、三降低”,降低群众医药费用。实行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开展新农合大病商业补充保险,年度累计住院补偿最高可达60万元。至2015年12月31日,减少药品加成收入3700多万元,减少耗材收入420多万元,降低检查检验费用2800多万元,药品收入占比下降7.02%,直接让利群众1000多万元。
为了深化支付方式改革,晋江市专门制定相关方案,实行总额预付、18个单病种限额和5个单病种(组)定额管理复合式支付方式,拓展按床日、人头等多种支付方式改革。实施定点医疗机构总额预付、超支自理、结余奖励的费用调控机制,辖区内新农合目录外药品费用占比控制在10%以内。
“在晋江,新农合工作已成为民生保障的一大品牌,被群众赞为感受最深刻的惠民工程。”晋江市新农合管理中心副主任吴伟阳说,晋江市连续6年参合率保持在98%以上,连续7年新农合基金使用率达到90%以上,连续8年以户为单位的新农合政策知晓率达到100%,被列为首批国家级新农合重点联系点、首批新农合委托经办工作国家级重点联系单位、首批省级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单位。
人才引得进留得住 调动医者积极性
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的前身是所乡镇卫生院,如今这所全省基层医疗机构中的首家二甲医院,服务着龙湖、英林、深沪、金井4个南部乡镇的40多万人口。
“我们刚来时,只有54名医护人员、4个科室。”晋南分院办公室主任廖春花说,2006年4月,龙湖镇卫生院托挂牌晋南医院,随后晋江市医院的专家组团队入驻。晋江市加大财政投入,改善硬件设施和医疗设备,加大引才力度。10年间,晋江分院发展迅速,目前设有18个临床科及120急救分中心与公共卫生科,拥有423人的医护团队,营业收入由10年前的500万元增加到现在的1.3亿元,门诊人数由5.5万人增加到36万人。
“明确政府办医责任,保障财政投入,保持医院公益性,这是公立医院改革的核心。”晋江市卫计局相关负责人说,晋江市建立了政府投入长效机制,明确每年公立医院改革发展投入增长比例高于财政支出增幅,卫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比例不低于8%;2015年市财政安排1亿元专项资金支持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累计安排卫生支出8.47亿元,达到9%。
人难招,才难留,一直是基层卫生机构面临的窘境。晋江市放宽卫生人才引进政策,率先在全省将医疗卫生人才纳入人才政策实施范围,进高校招聘卫技人员,并结合本地招聘工作,不断扩充卫生人才总量。
晋江市医院晋南分院的儿科主任叶定明是2012年从南平市第二医院引进的。按照当时晋江市的人才政策,他享受到了购房补贴10万元、每月2000元的人才补助和爱人工作优先安排的待遇,当年和叶定明一起引进晋南分院副主任医师就有6名。目前,晋江市享受优秀人才待遇的医学人才共有156名。
实施药品零加成并通过医疗服务价格平移两次调整后,共有2544项医疗服务项目得到不同程度调整,叶定明的诊疗费从最初5.5元涨为12元,医疗服务技术价值得到一定程度体现。
用待遇留人,用氛围暖人。晋江市还按照编制数人均每个月1500元的标准设立医务人员绩效考核奖励,收入分配向临床一线、关键岗位、业务骨干、做出突出贡献等人员倾斜,对医院在职人员缴纳的养老金30%进行补助。2015年度四家试点医院绩效考核奖励金3340万元已发放到位。此外,全面推行医疗责任保险及医疗意外险,为全市5860名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每人每年购买80元医疗意外险。
2009年至2015年,晋江市共招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635人,引进中高级卫生人才38人,为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输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近800人,正逐步打造一支数量规模适宜、素质能力优良、结构分布合理的卫生专业人才队伍。
医改惠民 扎实推进
晋江市在基层公立医院改革的探索中,明确政府办医责任,保障财政投入,保持医院公益性,保障医者积极性;深度对接高端医疗资源,触发现有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的系列“蝶变”;降低就医费用,频出惠民举措,提升百姓满意度……这些都是围绕“群众更满意、医者有保障、医院添活力”的统筹兼顾原则扎实推进。
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医疗保障、医疗服务、药品供应以及管理、运行、投入、价格、监管等体制机制,亦关系到患者、医者和医院的切身利益。可以说,医改需要大胆创新的勇气和统筹兼顾的长远眼光。晋江的探索精神值得肯定。比如,引进高端医疗机构树兰集团,并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也没有成熟的模式可复制,但却是最符合群众期待的民生问题,也是关系到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
目前,晋江正在建设国际化创新型品质城市,优质的、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是品质城市的应有之义。据了解,在总投资超千亿元的晋华存储器集成电路项目落户之初,提到的一个条件就是要有国际水准的医疗、教育等配套。因此,只有具备了高水准的医疗服务,才可能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才可能让经济高地晋江成为宜居佳地,才可能让晋江成为市委书记刘文儒在市党代会报告中提出的“让本地人更加留恋、外地人更加向往,成为更多人可托付终身的人生选择”的品质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