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首页 基层之声 地方动态 1+3+5组建医联体 实现危急重症向上转轻病慢病基层养

1+3+5组建医联体 实现危急重症向上转轻病慢病基层养

2017-05-18 阅读(4817)

大洋网讯 昨天,在华南地区排名第一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下称中山一院),与越秀区妇幼保健院、白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8家越秀区基层医疗单位成立医疗联合体(下称“医联体”)。中山一院将为8家基层医院培训全科医生,而居民今后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也能享受到中山一院名专家会诊、优先转诊住院等便利。

  昨天,中山大学副校长、中山一院院长、党委书记肖海鹏与越秀区中医医院、越秀区妇幼保健院、越秀区儿童医院3家二甲医院和东山街、大东街、梅花村街、黄花岗街、白云街的5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签约,正式宣告组成“医联体”。医联体成员将在技术、人才培养和资源共享等方面享受到中山一院的特别“照顾”。根据医联体成员的需求,中山一院将派出专家进行教学查房和技术指导,鼓励专家到医联体单位多点执业,同时优先接纳医联体医务人员进修及培训。

  肖海鹏表示,将由越秀区卫生计生局牵头成立医联体管理办公室,负责统筹、协调医联体日常运作,同时下设双向转诊、技术帮扶、辅助检查、信息系统建设等多个工作小组。

  医联体内以医疗资源共享为目的,通过开展双向转诊、远程会诊、技术帮扶、人才培养、资源共享等多渠道合作,形成上下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将中山一院先进医疗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带给医联体各成员单位,进一步促进医联体医疗服务水平提升。

  危急重症向上转

  轻病慢病基层养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这个“医联体”有何好处?

  记者了解到,中山一院作为华南地区医疗技术最强的医院,吸引很多来自全国的病人求医,一号难求。有了医联体后,当地居民可以“曲线救国”,首先在医联体内的医疗机构就医,病情确实严重的患者将可借助医联体内的分级诊疗、双向转诊、远程会诊通道,实现就医转诊更加顺畅方便。

  比如,患者在医联体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二级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需要可预约上级医院专家进行临床诊断、影像诊断、病理诊断等服务;若患者是疑难病症或危急重症需要转送上级医疗机构,上级医疗机构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若经过治疗患者的病情稳定后,医联体内的上级医疗机构将病人转送下级,也将优先安排住院床位。

  肖海鹏表示, 医联体区域内的患者在医联体内部能够根据病情适度流动,急危重症向上转,康复稳定向下转,既能充分体现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分工,也更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他举例,“基层医院的危急重症的患者可以上转入我们医院,我们的一些慢性病或老年康复患者,例如中风后康复患者,治疗方案需要大医院的医生确定,但管理、恢复可以到基层医院,不必一直在中山一院住着占用床位。”

  去中山一院培训

  医联体医生优先

  “把患者留在基层、分级诊疗目前最大的障碍是基层医院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不够好。现在患者都往大医院跑,关键原因是患者对全科医生没有足够的信任度。”肖海鹏说,中山一院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和技术,成立医联体后,将首先从人才入手,优先接纳医联体的医务人员进修及培训。

  记者看到,昨天签约仪式后,来自社区医院的30多位全科医生立即接受了中山一院神经科专家的第一场培训。

  “我们有很好的全科医生培训体系,也可以为基层医院培训科室主任、学科带头人,从技术到管理方法,全部培训。他们回去后,一个带动一片。”肖海鹏指出,通过中山一院住院医师培训基地、普通外科学基础学院、妇产科基础学院、护理基础学院等优质教育资源,特别是通过中山一院与国外高校搭建的“政府-高校教学医院-社区联合培养机制”,建立区域性国家级全科医生服务培训示范基地,加强医联体内的人才培养,并在慢性病队列研究、信息互通及远程会诊等方面向基层医疗机构提供支持。

  基层医院从中受惠

  上转危重病人更顺畅

  越秀区妇幼保健院作为一家二甲医院,其实早已声名远扬、一床难求。加入医联体对他们有何好处?该院副院长吕音介绍,虽然该院妇产科实力已经不错,但面对二孩生育危重产妇剧增的现实,应付起来还是有些吃力。成立医联体后,对于疑难、危重病人的会诊,医疗经验和水平的提升,该院可以得到中山一院专家的支援。

  “现在,各大三甲医院的产科压力都很大,以往我们遇到危重病人需要往三甲医院转院时,经常是靠我们的医生‘刷脸’,跟某个医院或专家的个人关系更好。”有医联体的互动后,她希望今后危重病人的上转能够更加顺畅。

  资源共享避免再投入

  对于一些基层医院目前无法开展的服务,如部分医院不能开展的检验项目、大型检查、供应室消毒服务等,也可以按规定在上级医院和中山一院开展。

  肖海鹏举例,“比如CT,不必每个基层医院都投入重金购买,而且即便买了基层医院也面临没有专业人员会操作、看懂的问题,这种可以拿到我们医院来做。还有病理分析,不必每个基层医院都设置病理科,甚至可以把病理切片送过来,我们负责检查、出报告。”

  对话

  肖海鹏:培训好基层医生,我们才能更专注

  信息时报:广州的中山二院、中山三院都陆续成立了医联体,中山一院的医联体与其他的有何不同?

  肖海鹏:其他医院的医联体可能是以某个病种和科室为抓手,我们则是全方位的,只要中山一院有的科室,从人员培训、技术到管理,都可以为下级医院提供培训和支援。而且我们强调人才的培训,为基层医院培训带头人和科室主任。

  信息时报:2006年中山一院曾经与几个社区医院结成托管关系,这次的合作有何不同?

  肖海鹏:以前的托管整个医院的人事物都归中山一院,政府也没有投入,其实对大家都不好。现在更类似于政府购买我的服务,政府出钱,我们帮基层医院培训人才。我们不是扩张医院,而是造血式帮扶基层医院,真正切实帮助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生水平,医疗能力。

  信息时报:成立医联体,对中山一院有什么好处?

  肖海鹏:医联体下,我们的服务和帮带不是无偿的。培训、检查、看疑难病例等,医院都有相应的收入。此外,整个医联体的大数据对于我们的专家来说,也是宝贵资源,是可以用于研究、写文章、发论文的。

  信息时报:全国各地患者都来中山一院求医,医生、专家还有精力指导、服务医联体内的医院吗?

  肖海鹏:现在的繁忙就是为了今后的不繁忙。我们帮助基层培训好全科医生、培训好基层医生,让患者对基层医生有信心,愿意在基层就诊,做好分级诊疗,我们的医生就可以不必缠身于一些普通疾病,而专注于疑难、危重病例。

来源: 中国慢病管理网
网友评论 已有 0 人评论 点击查看>>

评论列表

热门标签

相关推荐

友情链接

Links